超濾膜的性能
超濾膜多數為非對稱膜,由一層極薄(通常僅0.1~1μm)具有一定孔徑的表皮層和一層較厚(通常為125μm)具有海綿狀或指狀結構的多孔層組成。前者起篩分作用,后者主要起支撐作用。
超濾膜的基本性能包括孔隙率、孔結構、表面特性、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等。其中,孔結構和表面特性對使用過程中的膜污染、膜滲透流率及分離性能(即對不同溶質的截留率)具有很大影響。其他物理、化學性能,如膜的耐壓性、耐高溫性、耐清洗劑性、耐生物降解性等在某些工業應用中也非常重要。
超濾膜的操作分類與應用
根據處理對象和分離的要求,超濾系統可以采用間歇操作或者連續操作。
間歇操作平均通量較高,所需膜面積較小,裝置簡單,成本也較低,主要缺點是需要較大的儲槽。如在藥物和生物制品的生產中,由于生產規模和性質,所以多采用間歇操作。
連續操作的優點是產品在系統中停留時間短,這對熱敏或剪切力敏感的產品是有利的。連續操作主要用于大規模生產,如乳制品工業中。它的主要特點是在較高的濃度下操作,所以通量較低。
操作過程可采取終端操作和十字流操作,最簡單的設計是終端操作,此時所有原料均被強制通過膜,這表明原料中被截留組分的濃度隨時間不斷增加,因而滲透物量隨時間減少。在微濾中經常使用這種操作方式。
在工業應用中更多的是選用十字流操作。因為此種方式發生污染的趨勢比終端過濾低。在十字流操作中,原料以一定組成進入膜器并平行流過膜表面,沿膜器內不同位置,原料組成逐漸變化。原料流被分成兩股:滲透物流和截留物流。
終端過濾的優點是回收率高,但膜污染嚴重;十字流過濾盡管能減少污染,但回收率較低。綜合這兩種操作方式的優點,開發出終端/十字流聯合流程,又稱為半終端操作系統,料液平行流過中空纖維膜內腔,溶劑等小分子物質垂直透過膜后收集在中心滲透管內,被截留的物質沉積在膜面。隨著被截留物質在膜面的不斷積累,膜通量降低。經過一段時間后,反洗泵通過中心滲透管對膜進行反洗。反洗結束后,關閉反洗閥,料液又經過進料泵進入膜組件,如此循環反復。采用這種操作方式可以在較高的回收率下維持較高的膜通量。
超濾膜主要應用于將溶液中的顆粒物,膠體和大分子與溶劑等小分子物質分離,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,其主要應用領域見表
應用領域 | 具體應用實例 |
食品發酵工業 | 乳品工業中乳清蛋白的回收,脫脂牛奶的濃縮; 酒的澄清、除菌和催熟; 醬油、醋的除菌、澄清與脫色; 發酵液的提純精制; 果汁的澄清; 明膠的濃縮; 糖汁和糖液的回收 |
醫藥行業 | 抗生素、干擾素的提純精制; 針劑、針劑用水除熱源; 血漿、生物高分子處理; 腹水濃縮; 蛋白、酶的分離、濃縮和純化; 中草藥的精制與提純 |
金屬加工工業 | 延長電浸漬涂漆溶液的停留時間; 油/水乳濁液的分離; 脫脂溶液的處理 |
汽車工業 | 電泳漆回收 |
水處理 | 醫藥工業用無菌、無熱源水及大輸液的生產; 飲料及化妝品用無菌水的生產; 電子工業用純水、高純水及反滲透組件進水的預處理; 中水回用; 飲用水的生產 |
廢水處理與應用 | 與生物反應器結合處理各種廢水; 淀粉廢水的處理與回用; 含糖廢水的處理與回用; 電鍍廢水的處理; 含原油污水的處理; 乳化油廢水的處理與回用; 含油、脫脂廢水的處理與回用; 紡織工業PVA、染料及染色廢水處理與回用;照相工業廢水的處理; 印鈔擦版液廢液的處理與回用; 電泳漆廢水的處理與回用; 造紙廢水的處理; 放射性廢水的處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