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響布袋失效的主要因素
影響濾袋失效的主要因素來自于除塵器設計與制造、濾袋(材)的選材與制造、除塵器使用的運行與維護等三個方面:
(1)除塵器設計與制造。除塵器設計結構的缺陷,包括過濾風速偏高、氣流分布不均、花板孔凸凹不平、結構不合理,以及制造質量低劣、安裝方式不當等都會造成布袋提前失效。除塵器設計與制造的缺陷和弊端是后期無法彌補的。
(2)除塵器的運行與維護也是影響布袋失效重要因素。安裝布袋時的不當操作、有瑕疵的骨架、骨架與布袋匹配不合理,以及在運行過程中沒有開停爐保護、噴吹不合理(大小、頻率)、除塵器密封不嚴、灰斗是否及時卸灰等,都會導致濾袋提前失效。
(3)濾材的選材與制造時濾袋失效的一個主要因素。濾袋(材)的纖維選擇(性能、粗細、抱合力)、濾材生產工藝(梳理、針刺)、濾材加工后處理工藝(拉幅定型、浸漬、燒毛、軋光)、濾袋縫制工藝(針碼、縫紉線、針孔)、性能檢測(透氣、拉伸強力、剝離強力)等,都會直接影響到濾袋的壽命和失效時間。
(4)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響。除塵布袋針對的是粉塵顆粒物(可能是污染物、也可能是產品),因此受除塵器前端的生產工藝和原材料影響、工況介質變化、外部環境變化、燃燒介質變化、系統操作變化等等,都會導致布袋提前失效。
布袋失效必須根據具體情況、具體分析,有可能是一種因素造成濾袋(材)失效,更多時候是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濾袋失效。
控制布袋失效的手段和流程
由于除塵器系統結構件和箱體是鋼鐵的、產生氣流沖刷的介質既是流動的,也是永續的,唯有濾袋(材)的材質相對是最薄弱的,因此任何環節的缺陷與失誤,都會造成濾袋(材)失效。濾袋(材)不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更是單一明顯缺陷直接作用的結果。控制和防止濾袋(材)失效需要從多個角度解決,除塵系統必須設計合理、運行穩定、維護及時、選材準確、制作精良等多方科學匹配,才能保證系統低阻高效、長期穩定。
(一)除塵器設計合理應該遵循的理念
(1)合理選擇除塵器的過濾風速。過濾風速通常是選擇<1.0m/s,但這不是固定不變的,要充分考慮粉塵介質的黏性、比重、粒徑分布。粘性越大過濾風速應該越低,比重越小過濾風速應該越低,粉塵粒徑越小過濾風速應該越低。
(2)除塵器進風口要充分考慮坎速度,同樣過濾風速條件下,進風方式不同坎速度會有很大的差異,坎速度越大對濾袋(材)沖刷就越大。
(3)不同設計院和環保公司選擇的進風方式會有差異,包括對導流板作用的理解也有很大差異,因此除塵器設計和總包部建議跨行業選擇設計院和環保公司。
(4)袋式除塵器的濾袋長度一般不建議超過7500mm(反吹風大布袋例外)。
(二)現場運行與維護必須遵循的科學做法
現場運行與維護也是關鍵環節,精心維護、合理使用、系統穩定是保證濾袋(材)長效、低阻、安全使用的最后防線。
(1)濾袋(材)的科學和精心安裝是濾袋(材)長效的前提。濾袋(材)的安裝必須保證垂直、緊致,不因安裝過程對濾袋(材)產生磨損和劃傷。要嚴格按照濾袋生產企業提供的安裝說明進行,并根據需要做好熒光粉檢測和預涂灰等工序。
(2)除塵系統的運行必須保證在超過露點溫度20℃以上(>露點溫度20℃)運行,含水量越大露點溫度越高,粉塵酸堿性越大露點溫度越高。
(3)噴吹壓力和噴吹間隔時間要根據設計標準和濾袋(材)材質特點進行,杜絕隨意調整噴吹壓力和間隔時間。啟動手動清灰后要及時調整恢復到正常清灰狀態。
(4)生產的原材料和工藝發生變化時,要及時適當調整除塵運行系統,確保除塵系統運行的適應性,對特殊變化要做好預案,并做好記錄備查。
(5)及時更換個別失效濾袋,防止其他濾袋”灌腸”造成更大損失(濾袋灌腸不在質保范圍之內)。
(三)濾袋(材)生產應具有的質量保證
大多數現場濾袋失效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濾袋(材)質量不好或是材質造假。之所以讓人們這么想,主要是因為:一是除塵器設計的問題不是肉眼能看出來的,二是濾袋(材)使用單位不肯承認自身的毛病,三是低價競爭的濾袋(材)讓人不得不認為濾袋(材)造假。為了減少和杜絕這樣的事情,濾袋(材)生產應具有的質量保證:
(1)合理選材,并提供原產地證明。合理選材是基于行業內對工況的基本認知而進行的材料配置(單一或者復合材料),提供原產地證明就是要區別不同纖維生產廠家的特性,把商標與產品準確分開(P 84、Nomex、FMS均是企業的商標),防止造假。
(2)科學的加工工藝濾袋(材)生產的質量保證。眾多濾袋(材)加工企業的工藝有很大的差異,但是無論如何,都要達到和高于企業標準、驗收合格才能做為產品銷售,檢測標準底線就是GB和T/CAEPI標準。
濾袋(材)失效分析也是一個多學科知識交叉的,需要了解更多的跨學科知識、甚至于對現場的認知和實際運行的了解,只有堅持設計、制作、安裝、使用、運行等多環節共同努力,才能保證濾袋(材)的長期、低阻、高效、穩定的運行,達到和超過預期目標實效。